宏德海电子科技(江西)有限公司 车载镜头模组项目 安全生产条件与设施综合分析报告
评价报告名称 | 宏德海电子科技(江西)有限公司 车载镜头模组项目 安全生产条件与设施综合分析报告 | |||
项目简介 | 宏德海电子科技(江西)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注册资本2500万美元,法定代表人吴栋海。本项目租赁南昌综保置业有限公司的生产性标准厂房,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嘉茂路544号4栋厂房2层。本项目总投资17478 万元,企业主要从事车载镜头模组及其他电子产品组装。公司现有员工50名,其中管理及技术人员30名。 本项目为车载镜头模组、电脑一体机及PCBA件的生产和组装,年产量约500万台。 | |||
评价人员 | 职责 | 姓名 | 职业资格证书编号 | 从业登记 编号 |
项目负责人 | 徐美英 | 1600000000200750 | 022732 | |
项目组成员 | 李炎枝 | 0800000000101600 | 004011 | |
徐美英 | 1600000000200750 | 022732 | ||
报告编制人 | 1600000000200750 | 022732 | ||
报告审核人 | 邱国强 | 1700000000200904 | 022186 | |
过程控制人 | 聂润荪 | 1100000000201786 | 014606 | |
技术负责人 | 应宏 | 0800000000203920 | 007054 | |
发现的问题及安全对策措施 | 一、工艺、设备安全对策措施 1、生产设计要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设备,提高自动化程度,改善生产工人的操作环境。 2、在生产车间等有危险的场所应设置相应的安全栏杆、网、盖板等防护措施,并设置必要的安全色和安全标志,事故照明。 3、生产工艺安全卫生设计必须符合人—机工程原则,以便最大限度地降低操作者的劳动强度以及精神紧张状态。 4、对特种设备空气压力储气罐经常性检查,相关附件安全阀、压力表定期检测。 5、应防止工作人员直接接触具有危险和有害因素的设备、设施、生产原材料、产品。 6、生产和辅助设备选用国家定点生产企业生产的产品,少量自行加工的设备严格按相关要求制作和试验。
二、电气安全的对策措施 1、敷设电气设备的电缆或钢管、在穿过不同区域之间墙或楼板外的孔洞,应采用非燃性材料严密封堵。 2、线路应避开可能受到机械损伤、振动、腐蚀以及可能受热的地方。 3、正常不带电而事故时可能带电的配电装置及电气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均应按《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T50065-2011)要求设计可靠接地装置。 4、移动式电气设备应采用漏电保护装置,漏电动作电流≤30mA。 5、凡需采用安全电压的场所,应采用安全电压,安全电压标准按《特低电压ELV限值》(GB3805-2008)执行。 6、配电室在投运以前的过电压保护装置、接地电阻、高压配电装置、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应取得当地供电部门的验收认可,并有预防性试验报告。 7、配电室应采用自然通风并设机械通风装置。 8、配电装置室应设防火门,并应向外开启,防火门应装弹簧锁,严禁用门闩。相邻配电装置室之间如有门时,应用双向开启。 9、架设临时用电线路380 V绝缘良好的的橡皮临时线悬空架设距地面:室内不少于2.5m,室外不少于3.5m。 10、配备电气安全工具、如绝缘操作杆、绝缘手套、绝缘鞋、验电器在等。 11、电气作业人员上岗,应按规定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和正确使用符合安全要求的电气工具。 12、发配电室应有“止步、高压危险”等警告标志。机旁电气操作箱应有明显的有电标志。电气控制柜应明显地标出其所控制的设备及编号。 13、配电装置的长度大于6m时,其柜(屏)后通道应设两个出口,当低压配电装置两个出口间的距离超过15m时应增加出口。 14、长度大于7m的配电室应设有两个安全出口,并宜布置在配电室的两端。当配电室的长度大于60m时,宜增加一个安全出口,相邻安全出口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40m。 15、直径大于或等于2.5m及容积大于或等于50m³的设备,其接地点不应少于两处,接地点应沿设备外围均匀布置,其间距不应大于30m。工艺装置内露天布置的塔、容器等,当顶板厚度等于或大于4mm时,可不设避雷针保护,但必须设防雷接地。 16、对各种用电设备和设施,采取防护、保护接地、电力线路重复接地、防雷等措施。在可能产生静电的设备或操作岗位设置静电消除装置。车间内设置应急照明,防止突然停电发生事故。 三、安全标志的对策措施 1、厂房内生产物料、半成品及成品,其存放场地应用黄色或白色标记在地面标出。当直接存放在地面上时,堆垛高度不应超过1.4m;超过时应设置支架、平台存放。 2、消火栓、灭火器、火灾报警器等消防用具以及严禁人员进入的危险作业区的护栏采用红色。 3、应当在车间作业场所和安全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4、厂区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应符合《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GB15630-1995)的规定。 5、设备检修时,应断电并设置“有人工作、禁止起动”警告标志。 6、生产车间应设置“禁止烟火”等警告标志,楼梯处应设置“小心滑跌”警告标志,存在触电可能的位置应设置“小心有电”警告标志。需要使用防护用品的区域应设置“必须使用防护用品”的警告标志。电气室要配备“有人工作、禁止合闸”警告标志,检修场所要配备“有人工作、禁止起动”警告标志。生产场所,作业点的紧急通道和出入口,应设置明显醒目的标志。 四、 安全管理安全对策措施建议 1、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和不断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各职能部门、各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岗位操作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做到全员每个岗位都有明确的安全生产职责并与相应的职务、岗位匹配。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包括企业法定代表人等其他主要负责人)是企业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安全生产负总责。 2、建立和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带班制度。企业要建立领导干部现场带班制度,带班领导负责指挥企业重大异常生产情况和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抽查企业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保障企业的连续安全生产。要切实加强企业夜间和节假日值班工作,及时报告和处理异常情况和突发事件。 3、应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技术专业培训和劳动纪律教育,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4、主要机电设备应实行挂牌操作制度,重要操作应有专人监护。设备检修要制定检修制度,应有断水、断电和断气的安全措施。 5、企业要全面贯彻落实《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要通过开展岗位达标、专业达标,推进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不断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6、企业要按照《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AQ/T9004-2008)要求,充分考虑企业自身安全生产的特点和内、外部的文化特征,积极开展和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遵章守纪的自觉性,逐渐消除“三违”现象。 7、企业应依据国家相关法规及标准要求,规范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发布、备案、培训、演练和修订等环节的管理。企业的应急预案要与周边相关企业(单位)和当地政府应急预案相互衔接,形成应急联动机制。 8、特种设备及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 1)压力储罐、属特种设备,必须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依法办理注册登记手续和使用证,依法进行定期检验、定期检验工作必须由相关资质检验检验机构进行。 2)特种作业人员如电工等应严格遵守《关于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工作的意见》(安监管总局第30号,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80号令修改)规定,凡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做到持证上岗。 9、车间布置设备较多,且紧凑,车辆运输频繁,容易发生事故,企业应加强现场管理,员工教育培训,确保车间消防、疏散、检修通道不堵塞,设备安装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 五、 在劳动保护方面的对策措施与建议 1、企业必须根据有关规定和职工劳动条件,发给安全可靠的个人防护用品用具,并符合《江西省劳动防护用品暂行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 2、教育职工会正确佩戴和使用防护用品(工作服、防护口罩、防护手套和防护镜等)。 3、加强对女职工的保护;企业应严格执行国家颁发的《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和《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的规定,设置女工卫生室。 4、应加强噪声控制,做好防噪工作,如佩戴耳塞等。 5、加强作业厂所的采光设计。 6、做好防暑防寒的防护工作,应在高温、高湿天气对其加强预防中暑保护措施。应合理布置生产性热源,采取隔热、通风降温等措施;高温、高湿作业的员工应随身携带防暑药物,如人丹、清凉油、风油精等。 7、在社会和劳动保障部门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并在社会保险机构缴纳人身伤害意外险,并严格按照国务院352号令的要求执行。 8、施工及检修作业时,应戴安全带、安全帽等相应的防护设施 | |||
评价结论 | 1、项目采用的工艺技术简单、生产设备设施成熟。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禁止和限制使用的技术和工艺,工程风险小。 2、该项目位于规划的南昌综合保税园区,符合当地规划的要求。总平面布置基本符合标准、规范的要求。车间的布置按各装置、工艺要求,进行功能分区,能正常生产的需要。 3、项目已经保税贸易局备案,符合国家产业发展规划。 4、该项目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在采取第6章安全对策措施后,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及严重程度。 综上所述,宏德海电子科技(江西)有限公司车载镜头模组项目在下阶段的安全设施设计和建设施工、安装调试及生产运行中如能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有关标准、规范,认真落实采用本报告书中补充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真正做到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三同时”,项目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可得到较好控制,其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项目在安全方面可行。 | |||
现场工作时间 | 2020.10.10 | 报告提交时间 | 2020.11.06 | |
现场参加人员 | 企业、杜凡奇、徐美英 | |||
现场照片 | | |||
被评价单位 信息反馈情况 |